31省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 中西部人口大省普遍较低http://www.bankhr.com 2020年12月08日 14:53 作者:林小昭 来源:第一财经 [ 尽管人口外流较多,但近年来随着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尤其是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崛起,当地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目前外流的人口也在逐渐减少,回流到中西部的越来越多。以安徽为例,安徽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安徽省首次出现外出人口回流现象,此后连年回流。 ] [ 类似武汉、成都这样的大城市,当前与东部沿海大城市的差距比较小,整体发展层次比较高,就业机会也多,对人才比较有吸引力,甚至吸引了不少在北上广深工作的人回流。 ] 在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生育率逐渐降低的同时,延迟退休的脚步也渐行渐近。现在各省份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是何种情况呢? 通常,人口按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分为三个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15~64岁年龄段为劳动年龄人口。这一年龄段人口占比的高低可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流向。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2020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结合各地统计公报数据,梳理统计了31个省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数据显示,当前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最高的是北京,天津、内蒙古位居二、三位;老龄化较深的东北地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并不低,相反,中西部一些人口大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普遍较低。 人口流入改善沿海省份年龄结构 从31个省份的数据来看,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前十名分别是北京、天津、内蒙古、黑龙江、广东、吉林、辽宁、上海、山西和陕西。 其中,北京以78.12%位居第一,天津以77.64%位居第二,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两大直辖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青壮年人口流入。 根据2019年北京市统计公报,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2153.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745.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4.6%。 同期,天津全市常住人口达1561.83万人,比2018年末增加2.23万人。其中,全市户籍人口1108.18万人。也就是说,天津人口净流入达到了453.65万人。 与京津类似情况的还有上海、广东、浙江和江苏等地。根据浙江省发布的人口数据公报,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830.7万人,占比为14.2%,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浙江跨入深度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4%),2019年全国深度老龄化省份增至7个,苏浙沪集体迈入深度老龄化。 尽管如此,长三角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并不低,其中上海达到73.7%,位居第8;浙江达到72.91%,位居第13;江苏也达到了71.13%,位居第1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在深度老龄化的情况下,长三角还能保持较高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主要原因就在于有大量的劳动年轻人口流入。 以浙江为例,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发改委近期发布的《浙江人口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报告显示,2011~2014年,由于大规模推动机器换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浙江常住人口呈小幅净流出态势。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从2015年起,常住人口重新开始净流入,且净流入规模不断扩大,由2015年的3.3万人扩大到2019年的84.1万人。2017~2019年,浙江人口增量分别为67万、80万和113万人,连续3年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东;人口净流入量分别为31.3万、49.0万和84.1万人,2017年和2018年列广东之后,居全国第二位,2019年居全国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