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人口住得有尊严 杭州推蓝领公寓租金最低每月100元http://www.bankhr.com 2020年08月24日 14:5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7年被视为“租购并举”元年。城市政策风向的变动,促使一些市场主体开始瞄准“蓝领公寓”。在长租公寓业内人士看来,蓝领公寓四人间、六人间等化整为零的出租模式,其坪效(一种效益指标,于长租公寓而言即每平方米能够获得更高的租金)要比白领公寓更高。 不过,这个新市场仍在发展初期,政策尚待完善,行业标准欠缺,大城市地价高、租售比低的客观条件,也限制着更多市场主体的热情,考验其运营能力。 在田莉看来,对于一些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租赁住房,城市管理者在划出基本底线要求后,不应有过多、过高限制,以此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成本。 例如,目前租赁住房尚未有配套的规划设计标准,最后审批时许多项目需要参考商品房的标准。而我国商品房普通住宅标准较高,包括住宅主采光面居室的满窗日照时数、停车位配置比例等等,其中有的需求是针对普通家庭的,与租客并不完全匹配。 “我们遇到很多案例,过高的规划设计标准导致开发成本大幅上涨。比如北京有一个租赁项目,要求按1比0.5的停车位进行配置,这块地面积不大,如此配置停车位使项目造价增加数千万元,项目也因为这一争议耽误了较长时间。”田莉说。 与此同时,对于容纳低收入流动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非正规住房,怎样通过改造整治提升、保留它的居住功能,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曾追踪研究城中村数年的中国人民大学城乡发展规划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叶裕民就曾指出,客观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每个城中村更新方案,都在把流动人口往外驱赶。 在住房供给需求矛盾较大、大城市土地供应紧张的背景下,田莉认为,“城市需要想办法增加供给,尽量避免各种限制”。 如何真正让外来务工人员“落地生根”,无疑是当下城市治理需要直面的共同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