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新工匠”http://www.bankhr.com 2020年12月15日 09:16 作者:潘旭涛 刘乐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有一次,王琪跟一位离心机生产企业的老板聊天,这位老板最近有一件烦心事:他年纪大了,正在考虑将企业交给下一代,但年轻一代对公司业务不熟悉,公司客户资源掌握在业务员手里,一旦业务员离职,公司就可能失去一批客户。 在王琪看来,这事很容易解决。他向老板推荐了“企业微信”,在“企业微信”上,业务员与客户之间的业务对接过程会被管理起来,业务员离职时,只需进行账户交接,就可以将客户资源留下来。 “这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管理方面的一个应用。”王琪说,在生产环节,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用处更大。 长期以来,一家洗涤设备生产厂被一个难题困扰着:如何处理紧急订单?“原本生产线是有条不紊的,一个加急单子来了,很容易造成生产上的混乱。”企业负责人说。 这刚好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解决的问题。王琪和同事们将这家企业的设备联网,接入云平台,这样,每台设备的生产状况被精细地管理了起来。一旦有紧急订单,云平台会通过优化算法,将任务分解,分配给合适的生产设备,不打乱原先生产计划。 云平台还将生产过程可视化,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电脑屏幕实时查看设备运转状况、订单进度等。企业负责人只需打开手机,就能直观看到整个企业各个环节的生产情况。 王琪介绍说,截至目前,腾讯云(张家港)工业云平台实现了207家企业上云,为69家企业提供了“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解决方案,为137家中小企业提供轻量化SaaS(软件即服务)工具。 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刘敏—— 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 装配一层楼仅用6天,盖好一栋楼只需5个月,单栋楼用工量不超50人……尽管亲身参与装配式建筑项目已1年有余,但对于刘敏来说,这一建筑新工艺的施工效率时常还会刷新他的认知。 36岁的刘敏是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南京新城佳苑项目的负责人,也是一位“半路出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员。 1年前,刘敏主要从事施工现场的生产管理,他参与的所有工程都采用传统方式修筑,刘敏坦言,对于装配式建筑工艺,当时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 因为没有任何经验,当接到新城佳苑这个装配式施工任务时,刘敏犯了难。“虽然有顾虑,但人总有好奇心,像我这种搞技术出身的更是如此,看到新工艺,就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尝试一下。”于是刘敏鼓足勇气,接下了这个活儿。 刘敏边学边干。他买了很多书籍资料,白天在现场跟着同事练习操作,晚上回想着日间作业的内容,到书本里找出处,探究原理。如此循环往复了好几个月,刘敏总算摸到了门路。 那么,装配式建筑施工究竟有何特点?刘敏解释说,修盖装配式建筑如同“搭积木”一样,板、墙等构件就是一块块“积木”,需要提前在工厂预制加工,然后运到现场,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拼接。 相较于传统施工较艰苦的作业环境,装配式施工的洁净性优势更加明显。刘敏介绍说:“采用装配式施工,能极大减少现场湿作业,减少扬尘、废气废水的排放,并且压减了施工人员数量,从源头上规避了许多安全隐患。” 事实上,装配式建筑搭建,虽不像传统建筑那般常年与大型机械相伴,但也绝非简单的拼接,一处细小的偏差都可能对建筑质量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刘敏对此体会颇深。 新城佳苑项目每栋楼均为24层,但5层以下仍然需要采用传统建筑方式,开挖土方,现浇剪力墙搭起框架结构。而两种不同工艺若想达到同种建筑效果,全靠“转换层(第5层)”的粘合过渡。 “因此,第4层所用的竖向钢筋与第5层预制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务必来自同一厂家,这样转换层的连接性才能得到保证。”在施工前,刘敏曾向生产商反复交代,但谁料,在预制构件试生产时,还是出现了钢筋厂标不对的问题。幸亏发现及时,才避免了过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